一、精选原料,奠定抗外露基础
(1)树脂选择:江苏腾越新材料优先选用熔体流动性良好的低熔点聚酯树脂,其较低的熔融粘度有助于玻璃纤维在体系中均匀分散,减少因流动性不足导致的玻纤团聚与外露风险。
(2)玻纤选型:建议采用直径 10-13μm 的中短切玻璃纤维,相比长纤维,其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更佳,且成型时取向更均匀。同时,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玻纤表面进行涂覆处理,可有效增强玻纤与聚酯树脂的界面结合力,提升浸润效果,降低外露几率。

二、改良工艺,攻克成型关键难题
(1)优化螺杆组合:增加螺杆剪切块数量,提高螺杆转速至 60-80rpm,增强玻纤与树脂的混合分散程度。
(2)调整注塑参数:提高注射速度至 80-100mm/s,适当延长保压时间至 15-20s,确保熔体充分填充模具型腔;降低模具温度至 40-60℃,加快制品表面凝固速度,抑制玻纤上浮。
(3)采用分段注塑:对于结构复杂的制品,采用低速 - 高速 - 低速的分段注塑工艺,避免因熔体流动不均造成的玻纤分布差异。
三、妙用助剂,提升外观性能品质
(1)添加 0.5%-1% 的高分子相容剂,可显著改善玻纤与聚酯树脂的相容性;配合 0.3%-0.5% 的氟类润滑剂,降低体系内摩擦,促进玻纤均匀分散。
(2)在造粒过程中,加入 3%-5% 的纳米级二氧化硅,既能提升改性尼龙表面光泽度,又可作为隔离介质,减少玻纤与模具表面的直接接触;同时添加 0.8%-1.2% 的玻纤遮蔽剂,有效掩盖玻纤痕迹,改善制品外观。
随着工程塑料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,ABS、AS、PP、PPS、PBT、PPA 等玻纤增强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。通过合理选择材料、优化成型工艺、科学搭配助剂,能够有效解决玻纤外露难题,充分发挥玻纤增强尼龙的优异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