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再生尼龙的分类及改性应用
- 回收注塑件再生粒子:这类再生尼龙源自各类注塑成型的废旧制品,通过配方优化与杂质分离,可在非关键受力部件生产中替代新料 PA,显著降低生产成本。
- 工程丝类再生尼龙:主要由工业丝制品如轮胎帘子线、吊装带等回收制成,其高分子链取向规整,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,在改性过程中,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,能生产出媲美新料的高性能尼龙制品。
- 电子电器再生尼龙:从废弃电子电器外壳回收而来,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尺寸稳定性,但需警惕金属杂质残留问题。在改性时,配合适当的除杂工艺,可用于对阻燃性能有要求的电子配件生产。
- 纺织废料再生尼龙:由废旧衣物、家纺布料回收加工而成,由于受到染色、整理等工艺影响,其纯净度和性能较低,更适合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增韧改性尼龙,如制造一些小型注塑件。
-
PA/PP 共混再生料:根据 PP 含量不同,呈现出不同的性能特点。当 PP 含量低于 15% 时,选择合适的相容剂可有效改善界面结合力,用于对韧性和成本控制有要求的产品;PP 含量超过 25% 后,材料性能下降明显,需谨慎使用。
二、再生尼龙改性使用注意事项
- 特殊尼龙成分的处理:若再生 PA 中混有浇铸尼龙(CP - Nylon),因其聚合方式和分子结构特殊性,在加纤改性时易出现分散不均、熔体破裂等问题,更适合用于制作对外观要求不高的阻燃尼龙或填充制品。
- 高低温尼龙混掺问题:当再生料中混入高温尼龙(如 PA46、PA6T 等),与普通尼龙共混加工时,由于两者熔融温度差异大,会导致高温尼龙无法充分熔融,造成制品表面瑕疵、力学性能不稳定,需采用阶梯升温工艺或预分散处理。
- 工艺参数精细调控:再生尼龙因来源复杂,批次间性能波动较大。在改性过程中,要实时监测熔体流动性、温度压力变化等参数,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螺杆转速、温度曲线等工艺条件,确保产品质量稳定。